值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为积极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推动疾控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16年6月6-7日,中国疾控中心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了全国疾控中心科研管理与学术交流大会。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闫大伟、疾控处处长曲鹏,辽宁省疾控中心主任杨佐森、党委书记郭军巧等莅临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科技处处长何广学主持。
高福院士在会上强调,疾控事业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号召,在公共卫生领域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立足全局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担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同时,他就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紧扣科技创新,夯实科技基础;二是加大科普力度,营造学术氛围;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建设人才队伍;四是坚守契约精神,勇当防控职责。闫大伟副巡视员在会上对全国疾控系统科技工作者欢聚一堂表示热烈欢迎。
会上,高福院士以“科技创新-疾控人的强国梦”为题做精彩报告。第一,科技是国之利器:以“追着跑”“跟着跑”“一起跑”“领着跑”形象阐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第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科学基础为“三性三权”,即瞬间性、随意性、不确定性,决策权、支配权、调动权,全国疾控机构应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促进科技与疾控深度融合;第三,疾控的科研定位:公共卫生事业离不开先进务实的科技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疾控的准确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科技推动疾控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四,疾控的科研方向:疾控科研贵在“顶天立地”,科学旨在探索未知,旨在求异,只做“第一”,积极开展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科学研究;第五,科研创新助力疾病防控:做好科技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技人才;第六,科研论文意义在于让科研成果与全球研究学者交流分享,将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书写在CLSN2期刊(《Cell》《Lancet》《Science》《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致力于提高科研论文学术质量。
会议邀请中国疾控中心规划财务处处长张雁就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进展及相关制度进行讲解,以“接得住、管得好”规范经费使用,共建科研良好环境;环境所副所长姚孝元详细阐述我国环境卫生问题如水环境、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与居民健康影响的科研进展,共享最前沿研究成果,展望卫生系统工作应对策略;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赖建强宣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变迁,并解析最新2016年指南重点及制定依据;慢病社区处处长吴静展现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典型队列研究进展情况,发挥疾控优势探索构建大型研究队列。何广学处长纵览全局畅谈全国疾控科技成就和效果,深入解读科技体制改革,全面介绍科研项目管理和伦理审查制度和方法。
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疾控中心等9家单位领导和专家就本省最新的疾控科研进展和有效的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报告,展开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中国疾控中心青年基金优秀获得者也在本次会议上与科研工作者分享其研究心得和体会,为疾控科研队伍注入新力量。会议反响热烈,深得好评。
何广学处长在总结中指出,借此会议契机,全国疾病防控科研工作同仁齐心协力、硕果累累、人才汇聚、共谋发展,围绕落实“科技三会”精神应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动科技管理稳步前进,以人才培养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营造和谐互赢的科研环境,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疾控事业发展,让疾控科研发展迈向崭新的未来,让疾控科研的明天更加辉煌。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疾控中心约150位科技工作者及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相关新闻
- ⋅西藏结核病重大专项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2023-04-14
- ⋅中疾控: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2023-04-10
- ⋅世卫组织警告: 南欧可能会出现这些病毒2023-04-07
- ⋅世卫组织:全球出现新的新冠奥密克戎变体2023-04-03
- ⋅中山市发现1例H3N8禽流感病例,H3N8病毒是什么?2023-03-30
- ⋅世卫组织修订新冠疫苗接种指南:高风险人群应续打加强针,健康儿童及青少年非必需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