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天气依旧严寒,又值元旦、春节假期,人们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聚餐机会增多,需注意防范流行性感冒、水痘、感染性腹泻病、食源性疾病和一氧化碳中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高热、头痛、软弱乏力等全身症状。
建议:市民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在做好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市民也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产生抵抗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起病急、发病以分批出现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发症以皮肤继发细菌感染为主,严重者也可发生肺炎、脑炎等。
建议: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勤晒衣被,多参加户外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对一般易感者可进行水痘疫苗的注射, 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感染性腹泻病 冬春季是鼻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此类腹泻均由相应病毒感染引起,一般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病人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人群普遍易感。此类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如食物、水源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以及呼吸道传播。该类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通常对症治疗1-2天即可痊愈,但个别抵抗力弱的婴幼儿或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恶化。
建议: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对集体儿童单位做好饮食卫生;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病人,应及时妥善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病人患病期间应暂停上岗和上课,痊愈后方可去公共场所。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菌借助食品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的食源性疾病有甲肝、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等,食源性疾病也包含食物中毒,临床上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发病形式可表现散发,亦可呈集体性发生。元旦和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婚庆喜事增加,家庭聚餐办酒等亦随之上升,食源性疾病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
建议:注意保持清洁,尤其是加工、制备食物前,入厕、接触宠物、处理垃圾前后;注意生熟分开,不论是生熟食物本身还是处理生熟食物的厨具、容器均需生熟分开;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外出就餐时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等,以防病从口入。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后产生中毒现象,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危机生命。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家庭,包括使用炭火、煤炉等取暖设施的居室,安装燃气、煤气热水器的卫生间,使用煤气、燃气灶具的厨房等。
建议:市民应注意使用正确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正确安装和使用质量合格的热水器、煤气灶具,并定期检修,正确使用烟囱、风斗等通风设备,定期检查煤气有无泄漏,排风管通畅勿堵塞;避免长时间在停驶的密闭空调车内滞留,避免在密闭或通风不畅的家中、地下室或车库中使用发电机;如一旦出现类似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者,应及时关闭煤气、打开门窗,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后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